● 突出贡献学者:王晓龙
● 特别贡献学者:赵小兵
● 青年新锐学者:何世柱,李丕绩
◆ 王晓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学者简介: 王晓龙,哈工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家。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深圳市“鹏城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黑龙江省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句级拼音输入法、自然语言智能问答和智能证券投资。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863重点/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20多项。所研究的拼音智能输入技术被国家科委鉴定为国际领先,授权给美国微软等国际大公司采用。先后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近200篇。
◆ 赵小兵,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学者简介: 赵小兵,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语言信息安全。现任教育部语信司、国家民委教育司与中央民族大学共建“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民族语言中心”主任。
主要学术兼职:国家语委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信标委(SAC、TC28)第十四届字符集与编码分委会(SC2)委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民族语文现代化专委会主任;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多语种智能信息处理专委会副主任兼语言资源与技术评测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民族语文信息处理专委会副主任等。
在科学研究方面,赵小兵教授负责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民族语言中心聚焦于服务国家战略和国家语言文字事业,以国家语委、国家民委的资政服务、信息服务及社会服务为驱动,在民族语言信息安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累积了丰富的多民族语言语料和资源,开展了包括民族语言信息处理及标准规范建设、多模态社会舆情分析、多语言可控大模型、少数民族语言古籍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基础理论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应用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赵小兵教授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跨语言社会舆情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6133101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民族语言<十三经>跨学科研究及数据库建设》(22&ZD035)等重大科研课题40余项。发表ACL、IJCAI顶会、CSSCI核刊等学术论文173篇,出版学术著作10部(编著2部),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等2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主持主办全国及国际性学术会议10次,组织全国性技术评测4次。
在社会服务方面,赵小兵教授领导的中心入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AMI智库榜单,向国家语委、国家民委等提交各类咨政报告31份。她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牵头研发实现了民文舆情汇聚与监测系统、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数据库等8个应用系统和平台,微信小程序《汉语标准普通话教学朗读评测》用于普通话推广及普通话教学,可实现普通话口语自助评估和个性化学习,助力于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提升和普及。
作为中心负责人创新性地提出了与地方民族院校共建研究合作联盟机制的发展思路,并相继与新疆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新疆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中央民大海南国际学院共建了7个研究基地,已初步形成了国家民族语言资源建设联盟体系,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推动科研数据的“共建、共享”,为民族语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何世柱,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副研究员
学者简介: 何世柱,男,1987年6月出生,博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员。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工程,在ACL、NeurIPS、ICLR等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Google Scholar总引用量10000余次。参与撰写《知识图谱》、《知识图谱:算法与实践》、《自然语言处理》三本专著。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授课教师,所授课程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校级、院级优秀研究生课程,并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担任多个重要国际会议包括ACL、EMNLP的领域主席和组织委员会成员。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自然联合基金项目(课题负责人),以及华为、腾讯、美团、Oppo、云知声多项企业合作项目。获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两次(2018年、2020年)、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华为优秀专利奖(2015)、腾讯优秀专利奖(2017)、美团卓越创新奖(2023)等企业合作奖励。
◆ 李丕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学者简介: 李丕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科学技术系主任,南航长空学者,中国商飞大飞机创新谷客座科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曾任腾讯AI Lab自然语言处理中心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曾经在相关领域顶级会议如ACL、EMNLP、SIGIR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次受邀担任ACL、EMNLP、IJCAI等会议的领域主席。在工业界工作期间负责了多个语言理解、文本生成和智能对话相关重要项目的算法研发和产品发布,有丰富的科研落地实践经验。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CCF-百度松果基金、CCF-腾讯犀牛鸟基金(优秀项目)、CCF-智谱大模型基金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