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亚超(苏州大学)
第五届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计算会议暨第24届国际东方语言计算机处理会议(NLPCC-ICCPOL 2016)于2016年12月2日至6日在中国昆明举行。该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委会组织,昆明理工大学承办。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计算会议是国内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顶级会议之一,为学术界、工业界以及各界的研究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NLPCC第一届学生研讨会是此次会议的新增元素,是会议的亮点之一,旨在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本次研讨会吸引了60余位学生和老师参加。研讨会的特色之处是为每篇录用的论文分配了专业导师,以特邀报告、专题讨论形式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话题研讨,并为论文的学生作者提供旅行资助。研讨会由来自百度的吕雅娟研究员和来自苏州大学的熊德意教授担任共同主席。
特邀报告环节,邀请到清华大学刘洋副教授做了题为“如何撰写自然语言处理论文”的特邀报告。报告对自然语言处理论文的摘要写作,语言表达方式,文章布局等要点用实际例子做了详尽的对比分析,并以审稿人和作者的不同视角来讲述文章撰写中的注意事项。最后,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英文论文写作技巧和一些必须掌握的辅助工具。报告结束之后,学生们积极地与刘洋老师就论文写作,以及NLP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咨询。
嘉宾分享环节,由熊德意教授担任主持人,邀请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周明研究员,自动化所宗成庆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秦兵教授,清华大学刘洋副教授,百度高级研究员吕雅娟,阿里巴巴资深专家郎君等对题为“NLP研究生如何择业:高校VS企业”的话题,以各自的经历和实践为学生们做了精彩纷呈的分享和诚恳建议。
相关建议包括:(1)在研究生阶段,应该构建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应具有较好的表达、交流和协调能力;(2)高校和企业NLP研究虽然有不同之处,但是两者能够相互促进;(3)对于有志于在高校从事科研的研究生,去国外读博后的经历很重要;(4)如果到企业工作,则注重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博士学位虽然不是必须的,但是,读博提供了一个能培养这些相关能力的重要机会;(5)对于NLP创业,在NLP+方面有很多机会,但创业仍需谨慎。
讨论结束后,在座同学积极与嘉宾互动。一些同学将嘉宾的建议与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照,表示要找出不足,努力完善自己,更加坚定从事NLP研究。
学生论文报告环节,由苏州大学王星博士担任主持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华大学等学校的学生对各自文章做了介绍,并回答了在场参与学生的提问。
在嘉宾分享环节结束后,与会专家和学生共同合影留念。
研讨会后,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本次论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科研兴趣,爱学习、求上进的学生也得到了正确的引导和建议。